不愛刷牙、又愛晚睡?小心阿茲海默找上門

2019040810:36

行李箱|20吋【Just Beetle】地圖系列ABS霧面輕硬殼旅行箱行李ç±ï½œ20吋【MON

魔方鈕扣系列

行李ç±ï½œ20吋【Miyoko】條碼系列ABS輕硬æ¼æ—…è¡Œç±é•·é ¸é¹¿ç³»åˆ—

行李ç±ï½œ28+24吋【Gate9】波西米亞系列*ABS霧面旅行ç±å…件組/行李ç±/拉桿ç±/登æŸç±
 

不愛刷牙、又愛晚睡?小心阿茲海默找上門

不愛刷牙、又愛晚睡?小心阿茲海默找上門


失智,無疑是多數人最害怕的疾病之一,重要的家人與回憶都隨著時間淡忘,自己卻無能為力。目前醫界雖未有方法根治阿茲海默症,但在「預防」上頗有進展。愈來愈多研究證實,早點睡覺、仔細刷牙,都能減少阿茲海默症發生的機會。
 

每3秒,就有1人罹患失智症。

而台灣,根據內政部統計資料,截至2018年底,失智人口約28萬人,意即每84人就有1人失智。未來平均每年更會增加1萬失智人口,這是高齡社會下,首當其衝的嚴峻挑戰。

數十年來,醫界不斷針對失智症進行研究。普遍認為約佔失智症六到七成的阿茲海默症(AD,Alzheimer's disease)會發生,是兩種蛋白質:β澱粉蛋白與tau蛋白在大腦中不正常堆積,妨礙腦細胞訊息傳遞,導致神經細胞慢慢退化。

但,目前找不到導致蛋白堆積的主要原因。這代表失智症無法根治,僅能延緩惡化時間。(延伸閱讀:關於阿茲海默症,你該知道的9件事

根治不了,至少可以預防。愈來愈多研究證實,預防阿茲海默症的方法其實很簡單,例如充分睡眠及徹底的潔牙。

最新研究:熬夜增加失智風險

第一步就從好好睡覺開始。

根據今年1月的《科學》期刊,研究抽取8位受試者「一夜好眠」及「整夜不睡」後的腦脊髓液,結果發現連續清醒24到36小時,腦中的蛋白濃度明顯上升超過五成。

這代表,長期熬夜、有睡眠障礙的人,每天都將自己推向失智之路。

「睡眠有2種重要功能,一為記憶鞏固,把短期記憶轉換成長期記憶;另一是大腦會趁著睡眠時,清除腦中廢棄物,讓大腦稍作休息,」專長治療失眠、失智症,腦科學博士暨腦神經科臨床醫師鄭淳予說明,若長期熬夜,這些該被清除的代謝物都積在腦中,就會增加阿茲海默症的風險。

不只是「不睡」,鄭淳予說,研究亦指出,有睡眠障礙的人,較一般人高出1.68倍的機會罹患阿茲海默症。在他的門診中,不少人失眠、一夜醒來超過兩次、無法深眠、頻尿等,都屬睡眠障礙。(延伸閱讀:別再熬夜了!一晚沒睡是失智的第一步?

牙周細菌可能是阿茲海默成因之一

不只睡眠,「潔牙防失智」也是近幾年火熱的研究。英國週刊《新科學人》2月出刊的封面,即是一支擠滿牙膏的牙刷,配上「讀這篇,你就再也不會省略刷牙!」的字樣(Read this, and you’ll never skip brushing again)。

美國藥廠Cortexyme研究分析54位阿茲海默症死者的腦部組織,發現都有牙周病的主要致病細菌「牙齦卟啉單胞菌」(Porphyromonas Gingivalis),細菌數量愈多,蛋白堆積愈嚴重。

台灣也有相關研究。2017年,中山醫學大學口腔醫學院院長張育超及博士生、現為國軍高雄總醫院牙科主治醫師陳昶愷,運用台灣國家健康保險研究數據庫,追蹤9千2百多位牙周病患者、未罹患牙周病的1萬8千6百多位民眾,結果發現,罹患10年以上慢性牙周病的患者,發生阿茲海默症較未罹患者高出1.707倍。

這項研究登上英國泰唔士報,陳昶愷說,過去牙周細菌與阿茲海默的研究,都是動物實驗,這項人體的研究提供英國衛生部的政策考量依據,未來增加牙周病治療的預算,來降低阿茲海默的風險。

而此次《新科學人》報導中的研究,是陳昶愷研究的進階版。將口腔內幾百種細菌,限縮到單一細菌;同時,也將牙齦卟啉單胞菌植入到老鼠體內,結果腦部受到感染,更出現阿茲海默症狀。文中甚至大膽假設:牙周細菌可能就是阿茲海默的主要成因。

睡足7小時、牙刷+牙線,遠離阿茲海默威脅

不過,目前醫界仍認為,這些都只能證明牙周細菌的多寡與阿茲海默「有關聯」。針對失智症的成因,還沒有明確的進展。(延伸閱讀:「被稱為可治癒失智的名醫,我很汗顏」 日本名醫:長輩是憂鬱,不是失智

「這些都是與阿茲海默「相關」的研究,都是對的、可信的,但還不是「因果」關係,不能證明就是造成失智的原因,」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主任陳亮恭提醒。

但至少對預防阿茲海默確實有用,這也讓大眾更願意養成規律睡眠與潔牙習慣。(延伸閱讀:潔牙防失智?清除大腦「垃圾」,從牙齒開始

以睡眠來說,鄭淳予建議,每天睡足7到9小時,重點在固定、規律時間入眠。睡前不滑手機、不做大量運動、不喝酒。盡可能不在床上做其他雜事,讓身體記得「躺上床」就制約反應「關機睡覺」。

至於牙齒健康,除了飯後30分鐘刷牙,一天至少兩次刷牙外,陳昶愷建議,使用牙線也很重要,因為多數牙周病的發生,在於沒有「刷到位」。

「牙齒分成5個面,頰側、舌側、咬合面、遠心面和近心面,前面三個用牙刷都可以刷到,後兩者則得使用牙線、牙間刷。所以一般牙菌斑都在後者滋生,最後造成牙周病,」林口長庚醫院牙周病科主任潘惠玲解釋。(延伸閱讀:刷牙防失智!4個好習慣,讓大腦變年輕

陳昶愷則指出,美國牙周醫學會建議,「先用牙線,再用牙刷」,牙線先將殘物物質剔除,再由刷牙漱口帶走;同時,牙膏上的氟也較能進去牙齒,達到抑制細菌生長、貼附於牙齒的功用。(責任編輯:賴品潔)